□ 杨正育 张永寿
近年来,新疆以其绝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从 2024年央视春晚新疆分会场带火的喀什,到热播影视剧吸引人们向往的阿勒泰,还有受到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爱好者狂热追捧的独库公路。
独库公路,穿越天山南北,横跨10条江河、路过3大草原、跨过3个盆地、翻越4大达坂(山顶的隘口),包含了戈壁、雪山、湖泊、高山、草原、森林、河谷、峡谷等丰富壮美的景观,全长约561公里,被称为“中国最美公路”。独库公路开放期间,每天有2万余辆各类车辆通过。
独库公路从1971年修建到1983年,因地形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在十多年的修路中,年轻的筑路官兵遇到了塌方、泥石流、雪崩等各类灾害,有168名官兵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为纪念筑路英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厅、武警交通二总队及伊犁州、尼勒克县政府共筹资,分别于1984年和2006年先后两次建造和修缮天山独库公路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和缅怀那些在修建独库公路时牺牲并长眠于此的筑路英雄们。2023年8月,根据新疆军区相关规定,凡是在参与修筑独库公路中立功并健在的战士,均可获得英雄称号和奖章。今年8月,头桥街道分水墩村联工78岁的姚德兴老兵也荣获了“建设新疆独库公路英雄奖章”。尽管已经过去了50多年的风雨岁月,至今想起那段峥嵘岁月,老兵姚德兴依然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用青春和热血
筑就“中国最美公路”
姚德兴,1946年10月出生于头桥农村,1969年12月参军入伍后,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子,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锻炼成长,进步很快。在部队,他是一名重机枪手,一年多后,陆军7969师筑路指挥部派他任民工6连的军代表,并在第二年光荣入党。
风景绝美既“孤独”又“很酷”的新疆独库公路,起点于克拉玛依市的独山子区,纵贯天山南北,南端连接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全长561公里(217国道自独山子至库路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与边境各国的摩擦增多,中央便开启了战略备战工作开展交通建设。作为我国重要的一条备战公路,当时主要由部队工程兵承建。在标准质量要求高,地理气候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到了六月,积雪仍然没有完全消融,寒风刺骨,筑路官兵只能刨开冰雪扎下帐篷,作为临时居所。数万名官兵在悬崖陡壁上开山劈石,身处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
在筑路工地,不论干什么工作,姚德兴都极其认真负责,并同民工们同甘共苦打成一片。为促进施工进展、做好安全质量等工作,他一刻也不放松警惕性,赢得了领导和工友们的一致好评。因地形特殊,急弯陡坡较多,尽管部队制定了各类安全防范措施,但独库公路的修筑现场仍险象环生,大小不同的塌方事件时有发生。
1971年10月中旬的一天上午,作为军代表,姚德兴与往常一样,正在施工现场仔细察看施工质量、进展、安全事项等,就在这时,不幸的塌方事故从天而降。他突然感觉到脚下踩的大石头似乎在晃动,马上意识到自己必须要用生命来保护民工,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职责。容不得他半点多想,一刹那,山上的大石头正咯噔咯噔地朝着姚德兴与民工阿八多买埋提、依蒙才丁三人施工站立的地方飞落而下。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间,姚德兴使劲把阿八多买埋提、依蒙才丁两位民工拉开……随着轰隆隆的巨响,因巨大岩石滚动引发的粉尘,像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一样在山沟里升腾,久久不肯散去。
“塌方啦、塌方啦”“啊哟,这是老战友民工6连的施工工地呀”,大家唤呼着,从四处奔走过来救治伤者。当大家找到军代表姚德兴时,只见他浑身伤痕,鲜血直流,早已昏死过去,但还有呼吸和微弱的脉搏。而民工阿八多买埋提、依蒙才丁身上只有部分擦伤。部队首长马上派车将三位伤员以最快的速度转运至新疆军区17医院治疗,检查结果姚德兴软肋3根肋骨折裂,其中断开的一根已截入肺腑。经过新疆军区医院医生的奋力抢救,才保住了姚德兴的性命。
在山顶岩石滚落塌方的一刹那,军代表姚德兴表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他那奋力一拉,让两位民工得救了,而他自己却被砸成重伤。事后,7969师筑路指挥部把军代表姚德兴爱护民工、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上报到师党委,在全师通报表扬,并授予军代表姚德兴三等功荣誉称号。经过半年多的治疗和康复,姚德兴重回连队,调岗担任后勤组的牧羊工作。尽管岗位变了,但姚德兴依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1974年秋季,他提前退伍了。
独库公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修建,数万官兵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红军长征精神,在茫茫戈壁滩上经过10多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付出近2000名官兵受伤,168名官兵牺牲的惨烈代价,终于在1983年9月正式将独库公路建成通车。筑路英雄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开辟了被外人看作无法逾越的天山险途,为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退伍不褪色
继续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自1974年秋季退伍后,姚德兴以一个普通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退伍不褪色,发扬军人坚韧不拔的优良传统,三十多年如一日在教育战线的总务主任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姚德兴由部队退伍后,先被安排在奉贤中学担任后勤组总务干事。工资很低,姚德兴当时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4元。工作单位离家有25公里,当时交通不便,所以平时只能住宿在学校,根本无法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加上自己身体又患了肝炎,于是,姚德兴向领导提出了调回头桥工作的请求。1976年秋天,姚德兴被调到了头桥五七学校(头桥小学),仍然从事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因姚德兴人头熟、交际广,校领导抽调他跑项目发展校办企业。经过姚德兴的努力,校办企业先后承接到了业务。七八年的时间里,每年创造净利润15万元左右,为校办企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93年,姚德兴又重新回到他熟悉且热爱的学校后勤总务工作岗位,主要负责幼儿园学生的伙食供应,成为周边学校后勤总务的领头羊。特别是2004年,奉城、头桥两镇合一后,他在奉城二幼工作期间,由于工作出色,采购的学生副食品不仅荤素搭配、营养合理,又适合幼儿口味等,深受学校周边家长的赞扬。2005年3月,姚德兴被奉贤区人民政府记大功一次。
2006年7月退休后,姚德兴为学校服务的意识依旧不减。5年多的时间里,他辗转多处,继续为教育事业保驾护航。原头桥中学旧址改建成金豆豆幼儿园分部时,姚德兴日夜坚守在施工现场,从未出过差错。
退休后,姚德兴仍然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收集剪报开始,不断尝试釆写身边的好人好事、自己的见闻所思等,向奉贤新闻媒体投稿,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2009年10月,由奉贤教育局发起的“晚霞,让城市更美丽——我为世博添风采”征文中,由他采写的长篇通讯荣获一等奖。与此同时,他还在《奉贤报》刊发“独生子女需要快乐的群体环境”“人老了才明白怎样做‘阳光人’”等十多篇文章。
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提高烈军属、退役军人优抚待遇。2018年4月,党中央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各级地方政府、村居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头桥街道(集团)退役军人服务站,在每年的清明节、新学年开学季等,会邀请姚德兴,结合时事政治,为头桥中学师生上党课,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老姚不仅有演讲才能,还很有幽默感,他上的党课非常生动形象,师生们都很喜欢。有时学校还特别邀请他,作为立功退役军人向获奖的学生颁发各类奖状、奖励等活动,激励了许许多多的学生。
而今,年近八旬、开朗健谈的姚德兴不仅背不驼、耳不聋、眼不花,像是一棵不老的常青树。听说,现在新疆成了旅游热门地,独库公路被称为“中国最美公路”,受到狂热追捧,姚德兴感到格外骄傲。因为那条公路下,流淌着他和战友们的汗水和鲜血,印刻着当年筑路官兵的青春岁月。老姚至今珍藏着1972年8月5日,新疆陆军四师党委授予他荣立三等功的锦旗及证明书。尽管年事已高,作为一名老兵,作为一名党员,姚德兴退伍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继续保持“传、帮、带”的工作作风育新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