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奉贤区家门口的“宝藏医院”(二)
~~~奉贤区举行2025年政法系统政治轮训开班式暨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袁泉授专题党课
~~~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暖万家 近邻护航
——奉贤区家门口的“宝藏医院”(二)

  编者按:感冒发烧跑三甲?慢性病开药排长队?如今,越来越多的奉贤居民发现,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能解决常见病,还藏着不少“隐藏技能”——从特色门诊到安宁疗护,从家庭医生到健康科普,这些社区医院正凭借差异化服务成为居民健康的“第一站”。这背后也反映了医疗体系改革、居民健康需求变化以及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多重因素。

  本期,《奉贤报》刊登奉贤区家门口的“宝藏医院”(二),展现本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独特风采。

  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康复医疗服务

  □记者 凌姗珊 通讯员 沈 群

  在奉贤区西渡街道,一座2300平方米的现代化康复中心正悄然改变着周边居民的就医体验。作为上海市首批“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上海市残康分中心”,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以特色肌骨康复服务为核心,与奉贤区中心医院建立上下转诊机制,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高效、便捷的康复医疗服务。

  科技赋能:社区康复的“智能升级”

  走进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宽敞明亮的康复大厅内,各类智能康复设备有序运转。这里配备了7大类、50种共计93件康复设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几台“黑科技”设备。

  “像是玩游戏一样,要把它们都消灭掉,很好玩的。”80岁的沈老伯五个月前因脑梗导致右半边身体失去知觉,一度只能躺在床上,在奉贤区中心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之后,随即来到家附近的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治疗。每天他都会在老伴的陪同下来到康复治疗室锻炼右腿,这台像是“游戏机”一样的机器让沈老伯有些着迷,通过右脚踩踏可以控制在屏幕上的“子弹”,把“敌人”消灭,让患者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脚踝和腿部的肌肉群。“这台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可以帮助术后患者重新学习行走。”中医康复医生陈丽丽介绍道,“通过智能化的步态训练系统,患者恢复速度比传统方式快30%左右。”

  在另一侧,肩关节智能机器人正在为一位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肩关节智能机器人能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同时还通过游戏提高病人治疗的趣味性。”陈丽丽进一步介绍。

  “超声引导下肌肉松解术”是科室的明星项目,这项技术能够精准定位疼痛点,避免损伤周围健康组织。“治疗过程大概30分钟,很多患者当场就能感觉到症状缓解。”治疗师介绍。数据显示,该项目对肩周炎、网球肘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

  59岁的张阿姨,外伤后肘关节十分僵硬、疼痛,弯曲、伸展、旋转胳膊有困难,吃饭、梳头、做家务等日常活动受到很大影响,专家团队经过仔细评估,确定张阿姨是关节损伤后引起的关节黏连,开展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关节松动技术、肌力训练以及上肢康复机器人等综合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锻炼,张阿姨的右肘关节从原先的主动屈肘摸不到同一侧的肩膀和头发,恢复到可自行吃饭、梳头和做家务,极大地提高了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时间也比预期快了近20%。”这样的案例在这里并不少见。

  专业团队:打造个性化康复方案

  除了有针对性地帮助老年群体恢复,年轻人的康复需求有所不同。正在做下肢康复的罗小姐才25岁,几个月前因不慎摔跤导致左腿小腿骨折,在恢复的过程中,原本打算看看网上的科普视频在家自己做康复,没想到不仅没好转,反而更严重了,意识到有点问题的罗小姐还是选择来到康复门诊进行规范性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师沈昱介绍:“在肌骨康复过程中,年轻患者常因‘年轻恢复快’的认知误区而忽视科学康复,一定要及时向康复师反馈疼痛程度和性质,也不能因自我感觉良好就擅自增加运动量,要严格遵循阶段训练计划,避免二次损伤。”

  “我们会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沈昱介绍,“比如骨折术后患者,我们会根据手术类型、恢复阶段等,设计专属的康复计划。”团队独创的“评估-治疗-居家训练”闭环模式,确保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的康复无缝衔接。

  在设备升级的同时,科室重点打造了一支专业康复团队。得益于区卫健委“柔性引才”,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仲荣洲团队每周定期下沉带教指导,在西渡培育了一支由3名康复医生、8名康复技师和2名康复护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基层团队。

  中心康复科还与奉贤区中心医院建立了紧密的“联合病房”模式的合作联动关系。通过上下转诊机制,患者在三级医院完成手术后,可以无缝对接社区康复服务。“这种模式既保证了专业性,又体现了社区医疗的连续性优势。”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副主任曹筱筱表示,“我们与中心医院实行病历共享、治疗方案互通,确保患者在转诊过程中得到连贯性的康复治疗。”

  未来方向:让优质康复触手可及

  很多人认为只要不进行剧烈运动,骨头和肌肉上的损伤就会慢慢痊愈,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慢性疼痛、身体能力下降等问题往往需要专业的康复介入。特别是术后患者,早期康复介入能够避免许多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升手术效果。

  “肌骨康复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能力,回归社会的重要环节。”陈丽丽医师强调,“我们希望通过社区康复服务,让更多患者认识到早期康复的重要性。”科室还定期举办健康讲座,指导居民进行居家康复训练。

  这种“康复不出社区”的服务模式赢得了居民好评。“在这里做康复,既省去了奔波之苦,又能享受专业服务,真是家门口的‘康复宝藏’。”患者张女士感慨道。

  对于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通过上下转诊绿色通道,可以快速转入奉贤区中心医院。“转诊过程非常顺畅,上午在社区做完评估,下午就能在中心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患者李先生说。

  曹筱筱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中心医院的合作,计划引入更多智能康复设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康复医疗服务。”

  【就医指南】

  地址: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扶港路209号)

  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11:30、13:30-17:00

  咨询电话:021-37130115 18930195270

  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糖尿病患者保驾护航

  □记者 凌姗珊 通讯员 沈 群

  在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谢综合征门诊和糖尿病逆转中心的名气早已“破圈”。来自江苏盐城的顾女士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这里就诊,“我们一个老乡也是糖尿病,说这里的朱医生看得好,就来了!”顾女士患糖尿病多年,已经发展到腿麻脚麻,朱景新医生在初步检查后立即让她入院治疗,对她常年的胰岛素注射方案进行优化,再慢慢调整剂量。“在尽快实现血糖达标的同时要注重各个不良代谢指标的综合管理。”朱医生对团队医生叮嘱,“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是关键。”

  提起“朱院长”,患者们都会露出亲切的笑容。作为中心主任兼副书记,朱景新本可以专注于行政管理工作,但这位从临床一线成长起来的医者,始终放不下对医疗事业的热爱,坚持要把自己所学发挥作用。

  七年来,他以糖尿病防治为突破口,带领团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区慢性病管理之路。2018年,朱景新转岗至齐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业务副主任时,发现社区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攀升且控糖不达标的比例很高,传统的诊疗模式难以满足患者需求,于是创设“糖尿病医护联合门诊团队”,这一举措在当时实属创新。“很多患者需要的不仅是开药,更需要系统的健康指导。”朱景新回忆道。

  于是他亲自坐诊,带领团队制定个体化治疗目标和方案、自制档案表及监测表、利用上级专家资源作为特色门诊的坚强后盾等一系列做法,改善服务细节,优化服务流程,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特色诊疗服务。该团队曾荣获2021年区卫健系统“创新医疗服务品牌”“创新活力团队”,2023年上海市第六届“凝心聚力进博会、医疗服务创一流立功竞赛优秀团队”。

  随着经验的积累,朱景新主导成立了代谢综合征专病门诊,将服务范围从单纯的糖尿病扩展到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这些疾病往往相互关联,需要整体干预。”在他的坚持下,门诊引入了先进的检测设备,组建了包含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在内的多学科团队。

  在他的推动下,2024年中心成功创建了社区首家糖尿病逆转中心,并积极建设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朱景新说。如今,该中心已形成“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的全流程管理模式,已帮助5000多名糖尿病患者实现控糖达标。

  令人惊叹的是,朱院长的门诊已声名远播。不仅有本区患者,还有来自市区甚至外省的患者慕名而来。一位从哈尔滨专程赶来的患者说:“这里的医护人员特别耐心,复查开药不用排长队,每个控糖知识点帮我们讲得都很详细,来社区医院看糖尿病性价比很高!”

  朱景新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社区慢性病管理领域。“我们的目标是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在他的带领下,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朝着“健康守门人”的目标稳步迈进。

  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去年9月28日整体搬迁至新址,作为社区医院,在整体设计的时候对门诊手术的配置没有太多的考虑,朱院长上任后依托三级医院手术团队的力量,以青村社卫迁建为契机,打造了奉贤社区医院第一间万级层流手术室,并于前不久完成一台复杂腱鞘囊肿切除手术,是奉贤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首例二级手术,青村社卫的门诊手术5个月内两次被上海新闻综合频道报道。

  中心新址位于青村镇人民路338号,建筑面积15718平方米,目前开放床位105张,日均住院病人80多个,今年一季度共收治住院病患421名,创社区医院新高。

  最新消息,日前,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南桥、西渡社卫一起,成功挂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标志着奉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疗服务质量、教学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迈上新台阶,开启了“医教研学”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就医指南】

  朱景新医生门诊时间、地点:

  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每周四上午 8:00-11:00

  金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每周日上午 8:00-11:00

  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二上午

  8:00-11:00

  奉贤区中心医院坐诊时间:

  每月上午一次

  【记者手札】 从“冷清门可罗雀”到“患者主动选择”,这些社区医院的蜕变背后,是精准对接需求的创新思维和“把小事做精”的坚持。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未来“小病在社区”或许不再是口号,而成为更多人的就医新习惯,这将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优化三级医院的诊疗结构,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疑难重症的诊治和医学前沿的探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古华风
医暖万家 近邻护航
为护航城市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广告
上海奉贤报专版03医暖万家 近邻护航 2025-07-04 2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