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蔡倩雯
新学期开始前,奉浦街道举办了“奇迹人生咖啡造梦展”,随着展览的落幕,同步进行的“8cm2微画展限定公益活动”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10000个咖啡杯套被认领,奉浦街道的知联会青年携手辖区内的爱心企业和爱心商铺共筹得10000元,为辖区内的特殊儿童们送去了245份别致的开学礼。这次展览,让大众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到了这些“天才儿童”身上,了解到了他们的生活和潜在的才能。
“小”作品,“大”作为
8cm2的咖啡杯套上能做什么?来自辖区内的“奇迹儿童”们给出了答案:可以举办绘画展、书法展、摄影展……小小的空间成为了孩子们的舞台,展示着他们的作品和不为众人所知的才能。公益展使用的咖啡杯套中间的图案取自区惠敏学校的学生作品,旁边的字则是由奉贤中专特教班的学生们特制。
这场独特的“8cm2微画展”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其中一款杯套上画着一只活灵活现的小松鼠,与一般的手绘图不同,这是一副版画,绘画者细致地勾勒出了小松鼠大大的耳朵和蓬松的尾巴。单从作品很难看出,这出自一个智力障碍的孩子。“我以前在报纸上看到过小松鼠,它坐在树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吃着坚果在等朋友。它看上去很开心,我就想把它画下来了。”星星是惠敏学校八年级的学生,也是版画的制作者。
上学期初的时候,学校美术教研组组长严爱明发现星星在艺术上很有天赋,就开始试图给她增加难度。“刚接触这样的版面对她来说很陌生,也没有见过这样的工具,所以需要老师去引导,让他有一个简单的认识,通过体验激发他的兴趣。”画画稿、做底板、拓印……通过不断的修整,一幅作品的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对于惠敏学校的学生来说这需要付出的努力远远多于普通孩子。星星经常中午都不休息在练习,因此,在得知这幅作品被选上后,星星表现得格外激动:“我觉得特别开心,我想告诉我的好朋友还有妈妈。”在星星看来,画画给她带来了开心和耐心,她也给自己规划了学习的目标,下一步她想试着挑战一下动漫人物。
让更多“大手”拉“小手”
惠敏学校是奉贤唯一一所从事智力障碍、脑瘫、自闭症等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的九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在学校里,像星星这样的学生并不在少数,但更多的还是能力相对弱一点的孩子。对此,学校也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有些孩子能力相对比较弱,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让他们逐步适应课堂,慢慢参与。对于能力比较好的,学校就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严老师告诉记者,有些学生想象力特别丰富,他们提出的要求和想象都是家长和老师意料之外的,老师也会购买各种材料让孩子们尝试。“我们特教老师需要去挖掘这样的学生潜能,去充分体现他们的才能,补充他们学习上的缺陷。”
“我们主要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陈嵩杰是星星的班主任,班级里共有8名学生,像星星这样能力较好的孩子仅有2名,剩下的孩子,有些在老师的帮助下可以完成,还有的则需要老师全程帮助。特教班的班主任比普通班的班主任需要花费更多的耐心和精力,但是他收获的情感也更为真挚。“当我一天上班很累,课很多的时候,我们班的娃就会看得出,他们会关心我,会安慰我。”生活中细碎的温暖汇聚成一个个感动的瞬间。
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奇迹职业家”
在位于宝龙的一家咖啡店内,一个象征着向日葵的互动装置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一边是学生们实习的一天,做咖啡、洗车、烹饪……一边是点亮的灯光串起了美好的祝愿。事实上,这也是策展人李蒙的初衷,希望通过展览呼吁大家能够接纳他们,最重要的还是希望能够为特殊学生们解决一些就业需求。“我最喜欢这个奇迹职业家,这块也是我们整个展览结尾的地方。”事实上,在展览期间也的确解决了6个孩子的就业,让他们去咖啡店上班,去广告公司做设计师。
每一个特殊孩子内心都有着像普通孩子一样进入社会,融入社会的渴望,而他们为了这样的渴望需要付出比普通孩子多出许多的努力。在奉贤中等专业学校里,孩子们不仅要学专业的西点课,机电课,还要学起居打扫等一些列基础生活必备技能。让每一名儿童青少年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基于这样的目的,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为此而努力着。“还要有很多很多的耐心,有些知识点可能教两三个月。”张老师说,有时候老师也会着急,但是急也没用,还是要一遍遍手把手耐心地教。
让自立自强成为人生的底色
小陈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对他来说最大的梦想就是做厨师。“我喜欢这里的课程,就是有时候时间、火候,还有放盐量有点控制不了。如果最后不能做厨师,我也想找别的工作。”
找工作,是能力相对较强学生的普遍想法,学校也更注重对他们的职业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但在学校里还有很多连独立生活都成问题的孩子,“我们希望通过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让特殊学生跟普通学生一样有尊严地走向社会。”奉贤中等专业学校特教部主任吴月花介绍,学校开设了专业课,也有居家课,就是为了让能力好的孩子未来能走向社会,能力较弱的孩子能够做到生活自理,“让所有的孩子全面均衡发展,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