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莉莉
生活垃圾随手分类,已经成为贤城市民潜移默化的日常习惯。垃圾分类全面推行近4年,奉贤也交出了出色的“答卷”。近年来,奉贤区将垃圾分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无废城市”创建、“奉贤美、奉贤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强化垃圾源头减量、全程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关键小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毅前行。
低碳生活新风尚的形成,除了相关部门和有力政策的推动,也离不开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你们热心公益、服务群众的劲头让我印象深刻。”志愿者是垃圾分类工作的排头兵、先行者,习惯转变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需要不辞辛劳地做好干湿垃圾分类,需要引导市民定时定点投放,需要不厌其烦宣传环保理念。他们用无私奉贤、身体力行、耐心劝解,讲好垃圾分类的故事,从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从一群人影响一座城,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正视不足。比如一些单位的垃圾分类还不够精准,一些场所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时有出现,垃圾分类的设施还不够完善等,结合主题教育和调查研究,全区上下应当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加强顶层实际、完善垃圾处理系统,培养分类意识,久久为功、驰而不息,迈入垃圾分类工作2.0版。
当前,奉贤正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把绿色低碳打造成奉贤引以为豪的“金字招牌”,垃圾分类就是助力低碳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全区形成共识、众人合力,每个人都做好这件小事,就能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一分美、贡献一分绿,我们才能把这份来之不易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也让奉贤成为人才近悦远来的向往之城。